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“,出自苏轼的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离我们不远的时代,第二次世界大战,有些元帅或将军也算是千古风流人物了,至少是那个时代的精英。
此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元帅和将领,共有同盟国十一位,轴心国五位。由于出版社来自中国,所以只介绍了一位日本将领。
暂且不论这些战争的争议性,能在波澜壮阔的战争中脱颖而出,实属不易。波兰战役让Guderian的闪击战出炉,一举打败波兰只用了一个多月。法国战役中的Manstein plan让Manstein震撼军史。Rommel在北非战场狐狸般的狡诈,神出鬼没。以上三位都是后世公认的德国纳粹三大悍将。
苏联也盛产名将。Zhukov是苏联卫国战中的救火员。只要那里有危机,Stalin就派他到那里。从Leningrad (现为St Petersburg),Moscow,Stalingrad (现为Volgagrad), Kursk,逢战必胜。在Stalingrad保卫战中,Chuikov 带领着苏军艰苦地进行巷战,在最艰难时刻,仅占据了Volga河岸约1.2公里长,几百公尺款的地带,并最终击退德军。而在此之前,Chuikov 也曾担任驻中国武官和军事顾问团长,提供物资,援助加强中国抗日军的装备与技术。
Montgomery则是二战中英国最为出色的将领。其代表战则是在北非战场打败了Rommel,才不使英国丧失了埃及的殖民地,也阻止了轴心国在非洲的进一步扩张。英国首相Churchill曾这样评论,“阿拉曼战役之前,我们战无不败;阿拉曼战役之后,我们战无不胜。” "Before Alamein we never had a victory. After Alamein we never had a defeat。"
作为后期加入战场的美国,时势也制造了许多名将。其中有狂妄自大,脾气火爆的Patton。在反攻欧洲,登陆Sicily Island,Normandy之后的战役为期最辉煌。二次大战刚结束,在德国打猎的一场车祸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。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航空母舰的国家,其中一艘便是以Nimitz命名。Nimitiz 曾担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与盟军太平洋区总司令,指挥了珊瑚海战役,中途岛海战等著名战役。MacArthur作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,则接受了日本的投降,而他也准备了五支签字用的笔,每支签了几个字,然后转送给不同的将领,包括西点军校。其实在此之前,由于菲律宾被日军占领,美国战败,于是Roosevelt总统命令,并派人撤离了MacArthur等人。安全抵达澳洲后,丢下了句“我还要回来”,“I came through and I shall return." 结果在1944年,他重新打回菲律宾时,也说了”菲律宾人民,我回来了”,"People of Philippines, I have returned." 不知电影《Terminator》经典对白,“I will be back"是否从此事得到灵感。
书中还介绍了其他的将领,我谨此列了以上几位。其实书中的将领,在某些时候,他们并不是担任最高或最大的长官,简单地说,他们还是有上级和同僚,但他们多为众人所熟悉,肯定是因为有过人之处,但也不可忽略了其他人在他们背后付出的力量甚至是生命,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。